为挖掘红曲产业传承潜力、激发创新活力,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学子近期奔赴宁德古田县帝源红曲厂,开展传统红曲生产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融合实践的实地调研。团队与厂长郑国明交流,探寻红曲产业升级路径,为非遗传承与产业链延伸提建议。
在发酵车间,郑厂长展示古田红曲核心工艺。其以本地优质粳米为原料,经浸米、蒸煮,接入红曲霉菌后,在木质曲房自然发酵30 天。过程中,湿度 70%、温度分阶段调节,以往全靠老师傅经验把控。如今工厂引入智能恒温恒湿系统,发酵稳定性提至 95%,批次差异大幅降低,保障了产品品质。
帝源红曲厂坚守古法,还针对年轻健康消费市场,推出红曲酵素、红曲代餐粉等创新产品,开拓了新市场。
此次调研体现帝源红曲厂“传统古法结合现代科技” 的理念,开拓出 “非遗 + 大健康” 新赛道。未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将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成果落地,助力红曲产业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图/刘雨凝 文/张李峰)